狐狸与葡萄

2019年06月17日 16:43  点击:[]

农夫果园中的葡萄熟了,住在附近的狐狸经不住诱惑纷纷来到葡萄架下打起吃葡萄的念头。

第一只狐狸发现葡萄架比它的个头高出很多,它根本够不到葡萄,但又不愿放弃这难得的机会,于是它就站在葡萄架下冥思苦想,就在它努力想办法的时候发现葡萄架旁有个梯子,农夫曾经用过它。于是,它学着农夫的样子爬上葡萄架,顺利地吃到了葡萄。(这是问题解决方式,直面问题,不逃避,然后解决问题)

第二只狐狸也发现了身高的问题,它想了想,觉得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,又不好吃, 倒不如不吃。于是,它心情愉快地离开了。(这是“酸葡萄效应”)

第三只狐狸刚刚读过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并深受启发。当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时便暗暗对自己说:只要我努力不断向上跳,一定能够成功吃到葡萄。结果它越跳越低,最终在葡萄架下累死。(这是“固着”)

第四只狐狸一看葡萄架竟然比自己还高,恼羞成怒,一边使劲儿撕咬葡萄藤蔓,一边叫道:“不让我吃我就咬断你,看我到底能不能吃到!”结果让农夫发现,它也被拍死了。(这是“付诸行动”)

第五只狐狸发现以自己的身高根本无法吃到葡萄,于是满地打滚痛哭不止,边哭边叫:“我就要吃葡萄,我就要吃葡萄!”(这是“倒退”)

第六只狐狸看看葡萄架想;既然我吃不到葡萄,别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,那我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?(这是“合理化”)

第七只狐狸看到高高的葡萄架,内心顿时一片灰暗,感慨自己连近在眼前的葡萄都吃不到,真是时运不济,命运多舛,这么一下心情更不好了,最后郁郁而终。(这是“抑郁”)

第八只狐狸绞尽脑汁用了无数方法也没能吃到葡萄,在它听到别的狐狸吃到葡萄的消息时,一怒之下撞死在葡萄架上。(这只狐狸因比较而心生不满,即生活中常见的“不患无,而患不均”)

第九只狐狸发现自己够不到葡萄,但他听说柠檬的味道可能跟葡萄差不多,心想:“吃不到葡萄,那我就吃柠檬吧,反正味道也差不多。”于是,它满心欢喜地去寻找柠檬了。(这是“替代”)

第十只狐狸发现以自己现有的能力是无法吃到葡萄的,于是它决定努力学习给自己充电,报了一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,学习采摘葡萄的技术,最后如愿以偿。(这是“问题指向应对策略”)

第十一只狐狸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,它眼睛一转,计上心来,他将几个同伴骗到葡萄架下打晕,然后踩着他们的身体吃到了葡萄。(这是“损人利己”的问题解决方式)

第十二只狐狸是个漂亮的狐狸美女。它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的,于是找了个聪明的男朋友,她的男朋友就是那只学会使用梯子的狐狸,这样她也吃到了葡萄。(这是“补偿”)

第十三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对葡萄架心生不满,于是怪罪起葡萄架来,它说这个葡萄架太好高骛远了,内心其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漂亮。发泄完后,它平静地离开了。(这是“抵消”)

第十四只狐狸发现自己无法吃到向往已久的葡萄,又看了看落在地上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别的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,作呕吐状道:“真恶心,哪只狐狸能吃这种东西呢?”(这是“反向形成”)

第十五只狐狸看到自己摘不到葡萄,也愤懑不已,但回到家奋笔疾书,最后出版了一本惊世巨著《十八只狐狸吃葡萄的故事》。(这是“升华”)

第十六只狐狸来发现吃不到葡萄后,心中焦虑不已,经常胃疼,消化不良。(这是“转化”)

第十七只狐狸看了看高高的葡萄架说:“不就是葡萄吗,有什么了不起?我爷爷就吃到过,所以我也一样行!”(这是“认同”)

第十八只狐狸看着葡萄架心想:我吃不到葡萄,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,那我们何不集中力量一起摘葡萄呢?于是,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搭成狐狸梯,最终大家都吃到了葡萄。(这只狐狸采取的是“合作”的问题应对方式)

第十九只狐狸在葡萄架下转了一圈,对它的同伴道:“你一定特想吃葡萄!我就不一样,我一点也不想吃。”(这是“投射”)

第二十只狐狸低着头从葡萄架下走过,边走边嘟囔:“没看见!没看见!我什么也没看见。葡萄一点也不好吃,我也不爱吃葡萄。”(这是“否认”)

上一条:大学新生入学需要做好心态调整 下一条:带走100个亡灵

关闭